×

孔子学院

首页  -  孔子学院  -  正文

2025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岗中培训圆满举行

作者:王宇编辑:发布:2025-07-04点击量:

2025年6月28日至29日,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志愿者教师岗中培训。来自但尼丁、尼尔森及基督城地区的18位志愿者教师、孔院公派教师和工作人员,以及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模块:志愿者教师教学和工作汇报、孔子学院文化活动分享、国际中文教学专业发展板块、志愿者教师优秀课堂活动分享、跨文化适应和反思等。


在第一模块中,18位来自不同教学点的志愿者教师围绕任教学校的情况、课程安排、课堂教学、文化推广活动、收获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工作汇报。汇报既展示了志愿者教师日常工作的覆盖面,也呈现了教学过程的点滴用心。

在第二个模块中,陈晓璐老师、周建姣老师、朱玲琳老师围绕刚刚过去的汉语桥、书法比赛和即将迎来的颁奖典礼分享了体会,明确了时间表、工作任务和要求。

在第三个模块中,新西兰汉语顾问付继伟老师、孔子学院王宇老师、圣托马斯高中的Kennedy老师分别做了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有意义的输出(Meaningful Output)和课堂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 的讲座。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是新西兰语言教学大纲的原则和要求,Meaningful Output回应了志愿者教师教学中输出不够的现状和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目标要求、课堂管理回应了志愿者教师在新西兰课堂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等问题。讲座深入浅出,既阐释了理论内涵,又联系了新西兰中文教学和外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加上课堂输出活动的体验,受到与会志愿者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第四个模块中,来自基督城和达尼丁地区的五个志愿者分享了她们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活动。袁子懿分享了寻找颜色、焦晨雅分享了你画我猜、李元美分享了利用扑克牌进行练习以及数款线上游戏、宋晋分享了点买奶茶、彭思怡分享了撒谎者等课堂活动。这些活动既有游戏的成分,又能结合学习者的交际需求,内容丰富,方法新颖,为参会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灵感。

最后一个模块是志愿者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和反思。活动由精心设计的三个问题引导,让志愿者教师回顾了他们在新西兰跨文化适应的困境,从中国新西兰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出发,理解造成文化休克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本部分由孔院协调人杨文婷老师和王宇老师引导讨论。

在培训活动的开始和结束部分,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宋志方教授、中方院长黄栋教授对志愿者教师的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大家在跨文化适应、课堂教学、在任教学校沟通等方面的不足寄予殷切的希望和嘱托。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全面的教学总结和反思,更为来自新西兰各地的志愿者教师、公派教师搭建了互学互鉴、共研共进的平台,为推动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新西兰本地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扎实的努力。



Copyright ©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