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天瑜)1月13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武杨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经验交流”的讲座,武老师以《同行háng,同行xíng》为题,就自己五年来在菲律宾、美国从事国际中文教学的经验和感悟与在场志愿者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一)海外教学经验分享——传统与前沿
讲座一开始,武老师就别出心裁地通过True or False,Wheeldecide等“破冰活动”进行自我介绍。一问一答的互动竞猜,不仅瞬间拉进了大家的心理距离,而且趣味性十足,老师的教学经历和教学风格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经验分享的部分,武老师首先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对于国际中文教师的职业要求,针对这些要求向大家介绍了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武老师还分享了美国《二十一世纪外语学习标准》,该《标准》将外语学习目标归纳为5个以字母C开头的单词,它们是:Communication(语言交流),Cultures(文化沟通),Connections(相关知识),Comparisons(比较能力)和Communities(社团活动),这就是现今美国外语教学的5C标准。武老师表示,志愿者们在新西兰的中文课堂上,也可以参照这五个标准有所侧重地来设计教学方案。
接着,武老师介绍了在美国比较流行的几种前沿教学方法——沉浸式教学法、真实语料教学法等,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详细分析了这些教学法在实际应用层面的注意事项。武老师强调,在使用新兴的教学方法时也不要全盘抛弃传统的方法,应该做到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此外,武老师还展示了新颖有趣的在线教学网站,并运用网站当场与学员们进行教学互动,武老师亲自示范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让线上课堂“动起来”。丰富的案例、详尽的分析让学员们收获颇丰。

(二)海外生活经验分享——衣食住行
“Jobs fill your pocket. Adventures fill your soul.”武老师与志愿者们分享了他喜欢的这句话以及在海外生活、饮食、住宿、出行的点滴,细致贴心地给出在海外生活的建议与小贴士。武老师鼓励大家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多通过旅行、实践去丰富视野、感受民情,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做一位真正具备跨文化视野的国际中文教师。

最后,武老师高度肯定和赞扬了大家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和付出,武老师说道,“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还不明朗的今天,志愿者们选择远离故土,远离家人朋友,去到新西兰支持当地的中文教学,你们就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逆行者’。”武老师嘱咐大家赴任后多注意疫情防护,保重身体。温暖真挚的话语让在场的所有人备受感动与鼓舞。
同行,一起同行。我们祝福每位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都能顺顺利利赴任、平平安安归来,在即将奔赴的新西兰留下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