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新西兰南岛基督城的奇斯纳尔伍德中学(Chisnallwood Intermediate School)成功举办了自建校以来的第一次“中华文化在路上(Chinese Culture on the Road)”文化体验活动,共有150余名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该活动是由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坎大孔院)的全体公派教师和奇斯纳尔伍德中学的中文教师志愿者程睿共同协作完成。
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以中文和中华文化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包括包饺子、制作中国结、学习功夫扇以及中国传统游戏(踢毽、跳绳、转手帕)等,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美食文化初体验——包饺子
首先,学生们进行了美食文化初体验,学习并亲手制作了传统美食——饺子。在孔院老师们的指导下,他们掌握了包饺子的技巧,并尝试着包出各种有趣的造型。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美食的魅力,更深刻地领略到了团结合作的乐趣。


传统手工展魅力——中国结手链
接着,学生们还学习了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中国结。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五彩缤纷的线绳编织出美丽的中国结,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亲手制作,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这些色彩斑斓的中国结不仅为校园增添了节日氛围,也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


武术文化放光彩——功夫扇
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们参与了功夫扇的学习。他们手持扇子,跟随着老师的指令,扇子一开一合,随着太极的招式舞动,尽显中国武术的风采。通过学习功夫扇,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个瞬间,学生们感受到了自身的力量与掌控力,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国武术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内涵。他们深深地体会到,功夫扇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



民间游戏拼智力——传统游戏体验
此外,学生们还有机会参与了中国传统游戏的体验,进一步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在踢毽的游戏中,他们用脚尽情地踢动小毽子,展示了自己的灵活技巧和协调能力。跳绳环节中,他们快乐地挥动着绳子,跃动起伏,展现出优雅的节奏感。而转手帕则是一项考验反应力和配合度的传统游戏,学生们纷纷展开双手,与伙伴们默契配合,让手帕传递得流畅而准确。这些游戏不仅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带来了欢乐与互动,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乐趣所在。
为推广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使者,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一直致力于在新西兰传播中文和中华文化。此次“中华文化在路上”活动是孔子学院宣传推广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了解中华文化的机会。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此外,在活动现场,学生们积极参与了中文小课堂,学习了常用的中文问候语和简单的日常用语。他们向中国志愿者请教发音,并通过实践和互动提高了自己的中文水平。这些学习经历不仅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也促进了中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