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1日下午,基础医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我意象脸谱绘画”美育活动。来自巴基斯坦、毛里求斯、伊朗、马来西亚等国的16名国际学生齐聚一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余晓敏老师、国际学生辅导员陈曦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艺术创作探索潜意识中的自我意象,开启了一场心灵对话之旅。

在余老师的引导下,国际学生们首先以“我”开头,用自己擅长的语言自由书写6个脑海中最想跟自己对话的词语/短句,并在音乐与冥想中感受内心的色彩、形状和情绪,为之后的脸谱创作沉淀灵感。

国际学生们将冥想中捕捉的意象转化为独特的脸谱作品,通过颜色、图案与符号,展现潜意识中的自我意象及他人眼中的自己,实现内外视角的融合。面具制作完毕,大家开始互相在对方明信片里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时聆听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解读。 “非常开心我画的面具有这么多人喜欢。春天来了校园里花开得很漂亮,虽然临床医学的专业课很多很难,但看到美丽的景色会舒缓自己的压力,我非常喜欢中国的花” 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英文授课国际学生SAMIN HOSSEINI KERMANI(中文名:凯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梅花面具。

来自伊朗的ZHINA SAFAEIPOUR(中文名:陈露)是2024级临床医学专业英文授课国际学生,她感慨地说道“我看到有人留言说我的面具有点吓人,或许谈到生命的终点有人会觉得不好,但是作为医学生我想表达的是,即便终点无法改变,我们也要怀着热爱与激情好好生活,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来自巴基斯坦的HAFIZA INSHRAH MUSTAQIM(中文名:韩菲)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我选择画狐狸,因为狐狸代表了适应性强、机警神秘、还有聪明智慧,很多我喜欢的动画片角色都是用狐狸来表现的,非常开心大家认可我制作的狐狸面具。今天的活动既独特又有趣,玩得开心也缓解了压力”。


这场春日午后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让国际学生收获了向内生长的力量,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美育融合的种子。本次活动通过融合艺术创作、音乐冥想与心理探索的形式,引导国际学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深化自我认知,构筑心灵韧性。展望未来,基础医学院将持续推出融合文化体验与心理成长的系列活动,以艺术为载体搭建跨文化对话的“柔性桥梁”,助力国际学生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中成长为更具心灵韧性的国际化医学人才。文:陈曦;图:POO YU SENG(中文名:傅于诚)